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市婦聯副主席(兼)、宜墾(天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中紅,多年來持續關注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她提出重新規劃提升義務教育年限到十二年,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義務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實現社會公平價值觀培養的起點。”她告訴記者,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是要將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范圍內。“目前我國的特區、民族地區及浙江、廣東和河北等地嘗試高中免費教育。例如珠海,從2007年秋季入學起,就對本市戶籍的普高、職高、技工、中專的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實現‘十二年免費教育’。又如2010年廣州增城開始試行戶籍生高中免費教育等。經濟實力發達地區十二年免費教育的首試成功,為招商引資、產業落戶、創新創業等提供高素質人才保障。”她說。
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絕非一蹴而就,“可分步逐年達到。”陳中紅表示,首先加快發達地區全覆蓋十二年義務教育。由地方財政承擔試行,逐步逐年擴大試行范圍,至2025年完成全覆蓋。相對不發達特別是剛脫貧地區可由國家政策支持逐步推行,補齊地區差異,提高受教育到高中高職階段,堵住因教育落后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讓學有所長的學生未來在新農村建設中將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既減輕學生升學壓力又減輕再就業培訓壓力。在最適宜受教的年齡學習一技之長,相較于再就業培訓為社會帶來的效益要大很多。”陳中紅說。(記者 史鶯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