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鋰資源開采成為國際產業的關注熱點。近來,有報道顯示,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維亞這三個“鋰三角”國家正在展開新一輪的談判,以推動建立“鋰歐佩克”組織,從而確保在不斷升值的鋰礦價格中掌握定價權,保護自有的鋰資源。鋰資源對于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F在看來,推動建立“鋰歐佩克”聯盟的時機已經成熟,我方應主動聯絡主要鋰生產國,尤其是阿根廷,積極推動“鋰歐佩克”的成立,成為“鋰歐佩克”的創始國,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必要性
(一)鋰之重要性:“鋰歐佩克”的重要意義
當前全球有超過25個國家宣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點,并表示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在眾多車企宣布造車計劃之后,第一個面臨的急迫問題就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供應短缺的現實,以及相應的電池金屬的漲價問題。預計到2025年,全球碳酸鋰的資源供給仍將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供應缺口將突破16萬噸。而我國作為當前新能源車最為重要的生產地,鋰電池原料的供應和價格將會是我國推進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當前,“鋰三角”(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地區在鋰儲量上占據了世界58%以上,這三國加起來的鋰儲量約達7800萬噸。其中,玻利維亞是全球鋰資源儲量第一大國,庫存高達2100萬噸,阿根廷和智利位列其后,分別占有1480萬噸和830萬噸鋰資源。我國僅占總蘊藏量的6%,排在玻利維亞(24.6%)、阿根廷(22.6%)、智利(11.2%)、美國(9.2%)和澳大利亞(7.5%)之后。其中,澳大利亞的產能占據世界50%,是最為重要的鋰資源開發控制國家。
鋰電池生產所需的碳酸鋰的價格,自去年(2021)10月開始,至今年累計漲幅超過250%,令有些黃金礦業企業(如南非金礦巨頭Sibanye Stillwater)都準備放棄黃金開采業,將重心轉移到碳酸鋰的開采中來。相關公司的利潤更是水漲船高,比如智利鋰礦巨頭SQM第二季度的業績同比增長940%以上。
在如此增長強勁、需求極大,但短缺嚴重的行業中,成立出口同盟的行動,勢必影響到全球的行業生態,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行動。盡早抓住這一行業的發展態勢,主動出擊,形成行動,也應該是相關產業資源開采利用國的應有戰略考慮。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
(二)已經開始的行動
成立“鋰歐佩克”并非是一時沖動,而是由來已久的行動。這個設想其實早在2011年就有了雛形,歷經10年也未能最終走向建制,從而為我國此次的倡議留下了契機。最初提出這一想法的國家正是阿根廷。時任阿根廷科技部技術和科技促進司司長的魯道夫·特奇(Rodolfo Tecchi)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三國的鋰產量將繼續維持高位。三國可以通過類似歐佩克的做法,共同控制鋰礦市場。不過,隨著三國政局的更迭,種種因素令“鋰歐佩克”的想法不斷擱淺。
去年12月19日,博里奇當選智利新一任總統。博里奇反對礦產資源私有化,主張國家力量調控礦產資源,這與“鋰歐佩克”建立的初衷不謀而合。而最早提出“鋰歐佩克”的阿根廷仍在積極推進這一想法。2021年3月,阿根廷前外交部長費利佩·索拉和玻利維亞當局討論過建立“產鋰國協會”的想法。費利佩·索拉表示:“我們推進這一想法將更加務實。我們會吸納玻利維亞的意見進一步探討,并共同作出決定”。2021年10月,阿根廷科技部長和玻利維亞能源部門負責人舉行了在線會議,再次討論了如何推進的問題,表示兩國正尋求從鋰資源出口國轉型成為鋰產品生產國,兩國應共同提升自然資源附加值,強化能源主權。今年1月19日,在智利總統博里奇上臺之前,主張鋰礦國有化的博里奇就聯合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并邀請墨西哥(探明儲量占世界總量約2.0%,但在持續探測中,此前墨西哥主動拜訪博里奇討論了此行動),討論建立類似于“產鋰國協會”的組織。
此外,“鋰三角”三國的社會、學術機構和社群組織都紛紛參與到建立鋰資源聯盟的事務中來,在知識和學術成果的交流上已經走在了前列。他們根據研究和經驗制定全面的開發計劃,目的在于改善該地區各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不過,這個“鋰資源聯盟”目前僅僅止于交流知識和學術成果,對政界、投資界的影響還不太大。這個“鋰資源聯盟”新提出了鋰礦版“歐佩克”,未來除了繼續在研發和交流上發揮作用外,預計還將聯手對全球鋰礦價格進行干預。
因此,對于這個已經開始的行動,單方面的想阻止,已經是不可能了。對于一個即將勢必成行的行動,最好的做法,就是介入其中,因勢利導,順勢推動成立相應的機構,在其中占據應有的位置,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贏得各方的尊重。
(三)鋰資源對于中國的意義
鋰資源對于中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我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和其他需要鋰電池的行業之外,我國自身的鋰資源蘊藏量和生產能力的不足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滿足自身產業的發展,是資源產業存在的重要意義。中國國產鋰電池具有優良性能,這也是我國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就是其清潔能源對于碳排放、碳達峰所具有的極大貢獻。這既彰顯我國的大國責任,也對地球環境的未來發展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因此,主動推動、參與、乃至組織成立“鋰歐佩克”,不僅具有經濟上的意義,也具有國際政治、環境保護和人本等方面的積極意義。
此外,一個新興的鋰資源產地墨西哥值得我國給予格外的關注。其一是因為該國鋰資源的探測仍未完成,仍然有可能發現大量可開采的鋰資源。其二,該國的產業鏈與我國有大量的重合,尤其是汽車制造業(該國是北美眾多汽車品牌的制造基地),而我國的汽車品牌也將該國設為核心的投資重點。其三,該國幾周前邀請美國和加拿大企業參與鋰礦投資,直接把其他國家的企業排除在外。因此,該國對于“鋰歐佩克”的態度和策略,值得我國給予特別關注。
二、推進“鋰歐佩克”的具體辦法
我們認為,成立“鋰歐佩克”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主動聯絡阿根廷,表示愿意推動和參與成立“鋰歐佩克”。阿根廷是“鋰歐佩克”的重要推手,是成立該組織最為重要的行動者,并且對鋰礦開采持積極的態度,也是目前最有可能在推動“鋰歐佩克”成立后仍然與中國持續合作開展鋰礦開采開發的國家。因此聯絡該國,理應不會引起自衛情緒。再者,當前我國與阿根廷的關系處于極佳的狀況,我們的主動示好,將會得到積極的響應。
第二步,主動聯絡智利新總統博里奇,傳達三方意思,早日推動成立“鋰歐佩克”。智利新銳總統博里奇對于鋰礦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同樣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這也是他競選時其競選綱領的主要內容之一,并且表示要將鋰礦收歸國有。推動成立“鋰歐佩克”,也必然會得到他的積極響應。
第三步,聯合更多國家,特別是蘊藏量靠前的發展中國家,正式提出成立“鋰歐佩克”倡議。首先可以聯絡的是玻利維亞。玻利維亞在鋰資源開采上采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因而也是這一組織成立的重要支持力量。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剛果(3.5%)、塞爾維亞(1.4%)、秘魯(1.0%)都是可以說服聯合的國家。發達國家中,美國(9.2%)、澳大利亞(7.5%)、加拿大(3.4%)、德國(3.2%)和捷克(1.5%)是排在前列國家,加在一起不足25%。雖然它們未必贊成成立“鋰歐佩克”,但也不足以阻止這類組織的成立,更何況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和德國都深度參與了鋰資源的開采開發和利用。也正因此,就更有必要成立這樣的組織來規約發達國家注入大量資本而搶奪資源控制權的行為。
第四步,正式成立鋰資源出口國組織,即“鋰歐佩克”?!皻W佩克”是OPEC的漢譯,英文為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是石油出口國組織。那么,“鋰歐佩克”就可以稱為“歐萊克”,即OLEC,Organization of Lithium Exporting Countries。
三、成立“鋰歐佩克”的注意事項
盡管主動出擊、積極推動成立鋰資源出口國組織“歐萊克”,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拉美的幾大鋰資源儲藏國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們在推動這一組織建立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因素:
其一,與阿根廷可以優先接觸,并注意平衡地方與國家的關系。如前所述,阿根廷聯邦政府在開發鋰礦上持積極態度,因此首先聯絡阿根廷會得到比較快速而積極的反饋,其次則是智利,其推動建立“歐萊克”的決心和積極性毋庸置疑。這兩國的蘊藏量也是排在第二和第三,影響力足夠。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鋰礦的礦權多掌握在省級政府手上。地方政府是否持同樣態度、以及二者利益如何劃分,無疑是影響該組織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問題,因而應予以特別關注。
其二,在“歐萊克”成立時,對于排在首位的玻利維亞應該有所促動,放開限制。這是因為玻利維亞對于鋰礦開采相對保守,有準備將之留于子孫后代的想法。我們相信,玻利維亞的這個想法在未來會逐步動搖,這是因為,隨著新的其他替代能源資源(如鈉離子電池)的發現和革新,鋰資源的價值在未來會逐步下降,留于后代的設想是不現實的。
其三,注意來自于部分主要鋰礦開采國的干擾,特別是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這三國在礦產資源開采上的影響,已無需贅言。
總之,此時是推動、參與這一組織的恰當時機。我們倡導成立這樣的組織,成為創始會員國,既是對資源權的共同保護,也是希望在這一資源的開采利用上具有一定的主動權、話語權。當然,我們也需要尊重資源國的利益,照顧到它們的關切,在許多具體措施上都可以討論,從而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共同開發利用好這一珍貴的來自于大自然的贈予。
(作者簡介:崔忠洲,佛羅里達大學博士,西南科技大學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在拉美的投資研究、拉美環境保護、華人華僑研究等。荷蘭萊頓大學博士生黃思然對本文亦有貢獻)